
近日,南昌市“2025年工伤预防进校园培训”项目取得重要突破,通过将工伤预防教育前移至校园阶段,帮助准毕业生在踏入职场前系统掌握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这一创新实践有效实现了职业教育与职场安全的无缝衔接,填补了职前系统化安全教育的空白,为南昌市产业人才培养注入全新安全基因。
该项目由南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南昌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统筹,依托“政校企”三维协同机制,于3月至10月期间累计培训超6000名准毕业生。


创新培训模式,实现超额覆盖目标
南昌市人社局立足源头治理,致力于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项目以打造校园到职场的安全纽带为目标,通过提前介入的安全教育,帮助学生在心理和技能上做好充分准备。
项目面向南昌地区十余所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的准毕业生开展系统培训,覆盖机械加工、电工操作、电脑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真实工作场景,涵盖安全意识塑造、工伤预防知识、应急救援技能等关键环节。培训过程中通过“政策宣讲+案例警示+实操演练”的沉浸式教学,并借助VR模拟、防护设备实操等互动体验,有效引导学生从“被动听讲”向“主动掌握”转变。


构建协同机制,形成前置教育闭环
该项目创新推动安全教育从“事后补救”转向“源头治理”,通过构建“政府主导、学校协同、专业机构参与”的三维联动机制,将企业岗前培训有效转化为校园职前教育。
这一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系统掌握岗位安全规范和应急技能,解决了传统安全教育滞后的问题。一位校方就业办负责人表示:“过去学生入职后才接触安全规范,现在通过系统化职前培训,学生提前掌握防护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真正实现了‘入学即入职’的衔接。”

扩大覆盖范围,完善工伤预防格局
南昌市人社局计划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重点面向全市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的准毕业生,并横向拓展至企业新员工群体,建立“政校企联动”长效机制。纵向将开发线上学习平台,整合工伤保险政策库、事故案例库等资源,实现“云端+实地”双轨教育。同时,南昌市将联合应急管理、教育等部门,推动工伤预防纳入全市公共安全教育体系,构建更为完善的工伤预防新格局。
南昌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强调,通过前置化、专业化培训,将安全生产意识融入青年职业成长全周期,南昌市正以“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企业、影响整个社会”为目标,织密职业安全防护网,为“平安南昌”建设注入新动能。这批掌握工伤预防知识的青年技能人才走向各行各业后,将带动更多企业和职工强化安全意识,为南昌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 tonycraft
南昌每日资讯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热图要闻
热门排行


